Views: 1

2016/12/01

01@710x470.jpg

陳永淘老師(阿淘哥)是新竹關西客家人,在竹苗地區駐地創作二十年,累積豐富的音樂作品及說唱藝術。《山下田美》計畫,將於峨眉天主堂、峨眉國小舉辦兩場阿淘哥的音樂會。邀請大家12/4(日)下午三點半到峨眉天主堂,一邊聽著阿淘哥分享他的音樂與生活,一邊享用『野山田工房』提供的美味茶點。12/17(六)下午三點半峨眉國小操場『大樹下小舞台』,提供草蓆或躺或臥,聆聽來自土地的聲音。阿淘哥指導的峨眉國小音樂社,和錄音師好夥伴蔡旭峰也會參與演出,一起共度美好午後時光。

2000年峨眉國小學生參與錄製阿淘哥的『下課啦』專輯,獲得各界回響。今年八月開始,阿淘哥在峨眉國小陳校長的盛情邀約下再次進入校園,每周一次音樂教學,實際執行文化傳承工作。透過與學校師生、社區兒童緊密互動,將母語教學、音樂環境教育,自然融入課程。

峨眉國小音樂社參與第三場『山下田美-阿淘哥音樂分享會』演出,推廣音樂環境教育的同時,也讓母語文化向下扎根,落實客家文化保存與創新、提升地方藝文風氣與生活美學。
阿淘哥認為:『我們正面臨資訊與慾望大爆炸的時代,相對的現代人精神生活貧瘠,信仰幻滅心靈空虛。我相信音樂有療癒的作用,能帶給人們溫柔和改變的力量。』阿淘哥分享他的音樂與生活,唱出屬於這塊土地豐饒的人文與生態的故事。期望藉此推廣音樂環境教育,帶動地方文化產業的復興與發展。透過生活觀察、採集創作的過程,許多珍貴的文化資產- 語言、語音、民情風俗、文化、先民智慧-被記錄在阿淘哥的音樂作品裡,讓即將消失的老故事透過傳唱保存延續。

陳永淘老師(阿淘哥)是新竹關西客家人,三十七歲那年決定拋開臺北都會的一切,重回鄉野。1996年他為臥病在床的祖父作了一首逗趣客家歌「頭擺的事情」,從此開啟源源不絕的音樂創作生涯。阿淘哥音樂裡流露樸實真摯的情感,像一股暖流撫慰人心。雖然大多數的音樂作品是以客語創作為主,但阿淘哥音樂的內涵是對人類共感生命經驗的關懷,沒有年齡、性別、族群或是國籍的限制。

1996年阿淘哥移居台三線北埔、峨眉、南庄地區,駐地創作20年。出版專輯<頭擺的事情>、<離開台灣八百米>、<下課啦>、<水路>、<細人>…等…。
 
聯絡人:峨眉國小陳校長5800674轉15
撰稿人:蔡宜綾

[參考文章]

陳永淘和科技人合奏淨湖協奏曲

從宛如清澈秀麗的少女到塞滿布袋蓮, 峨眉湖成了陳永淘心中的痛, 號召朋友、感化科技界,他要重見湖水清澈的一天,為它再高歌。

一九九六年開始,出了四張專輯,歌手陳永淘由於把客家歌唱出新味道,打響了名聲。但,二○○三年投入峨眉湖淨湖工作後,他在記者會上突如其來宣佈「峨眉湖水不清,就不再對外公開演唱。」

這個決定,對今年五十歲的陳永淘而言,並不突然。他曾因緣際會放下電視台的高薪工作,投入保育櫻花鈎吻鮭、香魚等。

他說,大自然是他這輩子的最愛,「環境不好,就像獅子被關在籠子里,對表演者是折磨。」

三十年前,陳永淘第一次與峨眉湖相遇,「她還是個少女,光明、清澈、婀娜多姿,充滿生命力,有許多魚,很多人靠這個湖吃飯。有人因為撈湖里的蜆,養大一家大小、送小孩出國……。」

但三年前,他再訪峨眉湖。除了看到湖泊塞滿布袋蓮,還在上游看到一條被染黑的布,在髒兮兮的河中漂動,有如鬼魅。
 將布拖上岸時,他決定寫一出將大自然擬人化的音樂劇,作為環保教育。後來成了今年四、五月在峨眉湖和清大演出的「河婆音樂劇」,吸引六、七百人。

封唱後,他遷到峨眉湖,和一群有志一同的朋友,用台電廢棄電線桿等,搭了水上工作屋以淨湖,喝起用生態工法過濾的湖水。

他的日常生活是坐著獨木舟繞行這個一百三十五公頃、周長三十公里的湖泊打撈垃圾。

清理行動得到科技人響應

這個故事,透過新竹地區電台IC之音傳播,感動了一些科技人。

安捷倫科技公司去年提供一百萬,清除布袋蓮。工研院則提供太陽能發電的「再生能源淨湖系統」,一點一滴地淨化湖水。

促成文化人和科技人合作的IC之音台長姜雪影說,向來隨興的陳永淘和不容許差錯的科技人,能彼此欣賞,是樁美事。

清理峨眉湖,如同「河婆音樂劇」,在陳永淘登高一呼後,由許多人合作完成一首充滿關愛、行動的環保協奏曲。

By greenbaroque

Green Baroque Institu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