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ews: 6
經濟日報 陳宗慶 2022.05.30
Resource – https://ctee.com.tw/industrynews/technology/651096.html
(經濟部工業局廣告)

經濟部工業局(以下簡稱工業局)為提供國內廠商設廠用地,於民國62年規劃開發屏東工業區,並於73年完成工業區開發,總面積為113.1849公頃,以提供廠商安全、優質的生產環境,迄今已有153家廠商進駐設廠。
工業區早期規劃開發時,囿於相關法規對於建置專用污水下水道系統尚未制定相關規範,爰屏東工業區無規劃設置污水下水道系統。近年來,隨著工業區產業轉型,全民環保意識高漲,政府亦順應時代潮流訂定相關法規,將排入承受水體之放流水標準逐步調整加嚴,期達到工業區與周圍環境友善共存。
屏東工業區位於殺蛇溪周邊,工業局配合屏東縣政府推動全方位的跨域整合願景計畫,以屏東市民公園為重點核心,打造「殺蛇溪-生活心樂章計畫」,創造優質水岸文化生活圈,擴大屏東城鎮之核心力量,藉以延伸巨大的國際新生活網絡。
此外,在屏東工業區尚未建置「污水下水道系統」前,工業局於106年底即針對廠商於雨水下水道之廢水放流點等,規劃設置水質自動監測系統,並且由廠商自主成立巡守隊,以監控工業區廢水放流水質;同時,工業局亦積極爭取前瞻預算,規劃建置「屏東工業區污水下水道系統」,以兼顧推動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
未來工業區內153家廠商的工業廢水,只要符合污水處理廠的納管標準,即可排入污水下水道至污水處理廠,由污水處理廠輔以智慧監控集中處理至符合放流水標準後,再排入殺蛇溪,將可有效改善殺蛇溪水質。工業局除為推動產業在地經濟發展,亦為友善環境齊出心力,以達工業區友善環境及永續發展之目標。

小小進步,大大突破!
工業局於107年啟動辦理屏東工業區污水下水道系統建置工程,污水處理廠於民眾觀念仍屬於嫌惡設施,爰此工業局在污水下水道系統規劃設計階段,除了考量工業區內廠商排放之廢(污)水所需之處理能力,並為能與周遭環境搭配,採用了一般污水處理廠較少使用之外牆處理工法,期與屏東工業區市民公園結合,成為當地休憩之去處。
屏東工業區污水下水道系統建置工程,於施工期間雖遭逢COVID-19疫情配合防疫分流出工、颱風水患導致無法進場施工、台電管線管障停工等影響,工業局仍積極透過施工廠商之進度管控、管障排除之工序調整、各單位橫向溝通協調,並偕同各團隊將士用命積極趕工,使污水下水道系統建置工程得依原規劃預定期限內完成。
該污水處理設施因應工業區內廠商廢(污)水特性,採用三級處理程序(如圖所示),將工業區內廠商的廢(污)水收集後經過污水處理廠內各單元(攔污柵、沉沙池、調整池、快混及慢混、厭氧-缺氧-好氧(A2O Process)、最後再經過快濾及活性碳吸附)等一系列水質的處理至符合放流水標準,始排放進殺蛇溪,除大大降低殺蛇溪的污染負荷,亦展現工業局善盡保護環境的責任與義務!。

認同參與、共同維護!
屏東工業區於民國73年開發完成,係屬都市計畫區內之乙種工業用地,隨著產業轉型,全民環保意識高漲,行政院環境保護署訂定事業單位放流水標準日趨嚴格,工業局積極推動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並行,在屏東工業區污水下水道系統建置前,除工業區內廠商自主處理廢水至放流水水質標準外,工業局於107年亦規劃於屏東工業區內雨水下水道匯流點、水量較大之重點管理廠商排水放流點等處,設置水質自動連續監測系統。
屏東工業區各監測(視)點位選定涵蓋上、中、下游等7處(含移動式監測點位),俾利於監測(視)雨水下水道匯流點及管理工業區內放流水量較大之廠商。監測項目包含水溫、氫離子濃度指數及導電度,以有效取得雨水下水道匯流處之水質即時資料。
此外,工業局與區內廠商密切互動聯繫強化監督功能,並由廠商自主成立「屏東工業區巡守隊」,控管工業區廢水放流水質,因守護殺蛇溪成效良好,109年7月榮獲屏東縣環保局頒發團體獎績優表揚。

屏東工業區污水處理廠完工啟用與未來展望
工業局推動將屏東都市計畫之工業區開發為「屏東工業區」,協助興辦工業人解決建廠用地需求,由中華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投資開發,原規劃開發總面積120公頃。惟因應屏東鵝鑾鼻公路拓建計畫,致工業區內工廠被徵收6.8151公頃,爰屏東工業區實際開發完成總面積為113.1849公頃。
工業區當初設立時,並未設置污水處理廠及鋪設工業區專用的污水下水道,有鑒於此,行政院於106年11月在屏東縣召開「落實前瞻基礎建設暨長期照顧座談會議」,指示朝向屏東工業區自設污水處理廠辦理。107年3月工業局與屏東縣政府召開協商會議,決定於屏東工業區之公共設施用地規劃設置1,200 CMD處理量之污水處理廠,以降低工業區對殺蛇溪的環境影響,提昇屏東市民的生活環境水準。
屏東工業區污水下水道系統建置工程之推動,將有助於提升屏東工業區廠商廢(污)水排放管理,降低環境衝擊並獲得地方相當的支持與期待,同時屏東縣政府也積極協助本案污水下水道機構設置及水污染防治措施申請事宜,以利於本案持續推動執行。
本案於111年3月28日完成污水處理廠及污水收集管線鋪設建置,由工業局與屏東縣政府共同舉辦「風華再現殺蛇溪」之啟用典禮,當日除工業局陳佩利副局長蒞臨啟動典禮現場,更邀請到屏東縣政府潘孟安縣長到場共襄盛舉,工業區內廠商及各相關單位熱烈出席約250人到場,使本次啟用典禮圓滿落幕。
工業局表示屏東工業區未來展望:屏東工業區早年原規劃為造紙專業區,後經政府輔導,轉型為無污染的綜合工業區,區內除燁輝、力厲兩家公司較有規模外,其餘廠商大多為中小型企業,以加工製造業為主,工業局將秉持對工業持續發展的責任理念,加強區內環境保護及公共設施的管理維護,提供廠商安全、優質的生產環境,配合工業區持續更新的作為,凝聚工業區活化利用之優勢,結合周邊技職院校,建構產官學合作平台,輔導產業升級,共創產業與地方雙贏局面。(經濟部工業局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