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ews: 0
resource- http://news.sina.com.cn/c/2017-12-20/doc-ifyptfcn2545110.shtml
河北峰峰礦區實現資源枯竭型城區生態轉型
河北省邯鄲市峰峰礦區是有著百年礦業開採歷史的資源型城區,然而,隨著礦產資源的枯竭,城市經濟深受影響,同時城市環境也因礦業的多年發展而遭到破壞。經過多方考察論證,礦區決策者利用磁州窯及響堂山等歷史文化遺產,將礦區發展為全域旅遊城區
今年年初,河北邯鄲市召開第二屆旅遊產業發展大會,大會組委會對全市近20個縣區進行重點篩查之後,確定將會址安排在該市峰峰礦區。
消息傳開後,市民紛紛提出疑問:「有沒有搞錯啊,把一個展現生態優勢的旅遊發展大會放到一個以煤炭生產起家的資源枯竭型礦區,這不是給自己找難堪嗎?」
然而,當大會在今年10月如期召開時,人們驚奇地發現,峰峰已不是舊時的模樣,而是以全域旅遊城區的嶄新姿態出現在人們面前。
塌陷地變身大公園
峰峰將建設花園型城區作為轉型抓手,在採煤塌陷地上建起一座生態公園
城市要轉型,基礎是關鍵。
峰峰是有著百年礦業開採歷史的資源型城區,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國家在這裡相繼建設了煤炭、鋼鐵、建材、陶瓷等產業體系,其中僅主焦煤開採就達5億多噸,形成了有30多萬人口的礦業城區。
然而,隨著礦產資源的枯竭,採掘業逐漸蕭條,城市經濟深受影響。同時由於多年來採礦業的發展,給這裡的生態環境帶來了嚴重的負面影響。
如何改變這種面貌?礦區決策者用好國家給予的資源枯竭型礦區政策,堅決貫徹金山銀山就是綠水青山的發展理念,利用磁州窯及響堂山等歷史文化遺產,改善生態環境,做大休閒旅遊產業。
該區將建設花園型城區作為抓手,力求以城區轉型促進產業轉型。在採訪中,峰峰礦區區長陳珍禮告訴記者,峰峰礦區地下可謂巷道遍布,採煤過後的大面積土地塌陷,導致緊鄰城市的北部區域成為垃圾遍地、蚊蠅滋生的污水坑。能不能採取強力措施改善環境,將塌陷地變成大公園?峰峰啓用上百台機械在城市北部十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擺開了戰場。塌陷地經過清淤變成了景觀湖,沼澤地經過淨水植葦修整變成了生態濕地,棄地棄坡經過修整種樹變成了生態林,其間建設了一些拱橋樓閣進行點綴,一座生態公園橫空出世。
這座佔地600余畝的清泉公園在今年10月1日正式開園,在這裡散步的老礦工李明成感慨地對記者說:「我在峰峰工作生活了70餘年,一直盼望有一個能夠健體休閒的場所,沒想到卻盼來了一座大公園,我們這些老礦工別提多高興了。」
峰峰礦區區委書記牛穎建告訴記者,他們盡可能拆除一些違章和老舊建築,將其改造成城市綠地,並加緊建設醫院、學校、商城等公共服務設施,峰峰的面貌有了脫胎換骨的變化,為生態旅遊城區建設打下了堅實基礎。
採石場變身花果山
在原有的採石場上建設集生態園林、旅遊休閒觀光等為一體的景區綜合開發項目
產業要轉型,生態是關鍵。
「以前,挖煤和採石能快速致富是峰峰礦區人的共識。」陳珍禮說。
「採煤、採石最瘋狂的年代,整個礦區差不多有近1000家小煤礦和百餘家採石場,一大批‘煤老闆’‘石老闆’靠著豐富的資源賺取了大把利潤。」曾經的「煤老闆」溫如意向記者介紹。
溫如意當年在一眾「煤老闆」中率先由挖煤轉到煉焦,近些年他又走上了發展綠色產業的道路。
在身邊人的反對和質疑中,溫如意成立了河北峰峰眾怡農業生態有限公司,並承包了5萬畝荒山——這片區域曾經聚集了一個煤礦和兩個採石場。溫如意的藍圖是,通過實施礦山地質環境治理與修復,綠化荒山,發展現代農業,建成集生態園林、鄉土風情、農牧文化體驗、旅遊休閒觀光為一體的景區綜合開發項目,實現生態建設、產業發展、農民致富的多贏。
從2012年投入幾千萬元引水上山開始綠化,到最困難的時候不但挖煤時掙的家底都「砸」進去,還在銀行有幾千萬元貸款。如今,遊客絡繹不絕地來到這片花與果、樹與葉的世界,這裡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
寒冬時節,各種利好消息也紛至沓來。「在政府的幫助下,吃住行游購娛等旅遊配套設施僅用半年時間就全部到位,一些投資公司正主動和企業接觸,謀劃項目合作。」溫如意說。
陳珍禮說,通過努力,要把峰峰所有採石場都變成「花果山」,雖然目前還沒到全面收穫的時節,但發展綠色農業給周圍群眾帶來的生態效益、社會效益等已經顯現。
臭水溝變身新景點
圍繞滏陽河打造集合「古街、水街、美食街」元素的響堂水鎮,如今已成為當地旅遊新地標
旅遊要發展,宜游是關鍵。
半年前,如果說峰峰礦區能成為旅遊景區,恐怕沒人相信。現在,10月份接待180萬遊客的數據讓人嘆服。從「礦區」到「景區」的蛻變是如何完成的?
「轉型就要轉徹底。」牛穎建說,峰峰礦區坐擁響堂石窟和磁州窯兩大古蹟,還是滏陽河的發源地,發展旅遊業大有可為。正是有這樣的眼界和魄力,才有了響堂山風景區、響堂水鎮、張家樓風景區等一批極具特色的旅遊景點。
響堂水鎮位於滏陽河穿村而過的峰峰礦區東和村,這裡早在明、清時期已成為冀南大地「商賈重鎮」,不過在開發之前這段滏陽河已成了臭水溝,兩側的房屋也基本人去樓空。
圍繞滏陽河打造響堂水鎮的規劃甫一公開,不少人發出質疑:「在遠離城區的一條臭水溝上投資一個億發展旅遊,沒開玩笑吧?」
「我們前前後後到袁家村、馬嵬驛、太行水鎮、古北水鎮等地考察了十餘次,設計規劃也先後論證修改了幾十次才著手實施。」談起當時在眾人的質疑聲中上馬響堂水鎮項目,牛穎建很自信,因為他意識到這裡是北方地區少有的兼具山、水、文化等要素資源的旅遊寶地。
從今年3月份開始建設,僅用半年時間,集合「古街、水街、美食街」元素的響堂水鎮就建成投入運營,響堂水鎮迅速成為峰峰旅遊新地標。
「礦山變青山、濁水變綠水、礦區變景區。」牛穎建說:「峰峰礦區通過生態修復、發展文旅進行生態轉型,不單是因為這裡有豐富的旅遊資源需要開發、走到枯竭邊緣的資源型產業需要轉型,更重要的原因是這裡有53萬嚮往美好生活的人民,他們有權利享受良好的生態和舒適的生活。」(經濟日報記者 雷漢發 通訊員 杜王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