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totype Of Industrial Symbiosis

Views: 8

產業共生聖地-卡倫堡

「生態化產業發展(Eco-Industrial Development)」,簡稱EID。也有人譯為「產業生態化」、「生態產業化」。概念來自仿效自然生態系共生體系,希望用人工規劃建立物質、能源循環流動再生的產業生態系。強調自然生態系裏不同物種能相互支援以創造互利共生利基,這發展模式被賦予一個浪漫詞-「產業共生(industrial symbiosis)」!

產業共生概念在二十世紀末的專家學者眼中只是假設概念,直到1989年,專家們發現在北歐丹麥的卡倫堡(Kalundborg)的工業製造與市政服務演化,已發展出符合產業共生假說模式,「產業共生」這描述卡倫堡產業界與政府與民間社會與環境多贏的名詞從此納入教科書,丹麥卡倫堡也成了全球認識與研究產業共生的聖地與考察勝地(註1)。

[卡倫堡產業共生演化過程]

20世紀60、70年代起,丹麥卡倫堡的企業高管間有著緊密社交網絡,維持工商業與私人信息交流,即使不同企業主管人員異動,卡倫堡共生方式隨不同企業間協作契約規範,執行或有成功或失敗,演變為有助地方經濟、環境與社會文化的發展。

卡倫堡共生始於1961年,當時挪威國家石油公司Statoil (當時的埃索石油公司)需要大量水源以供應位於卡倫堡的煉油廠。在卡倫堡共生的第一個管道由挪威國家石油公司由附近的Tissø湖搭建至廠區。到了1972年,挪威國家石油公司與卡倫堡的Gyproc石膏版工廠達成協議,將挪威國家石油公司多餘的廢氣(副產品/天然氣)傳輸至Gyproc石膏廠,作為烘乾石膏版所需能源。隔年,也就是1973年,當時的Asnæs發電廠(今日的東能源公司)則建立與挪威國家石油公司Statoil之間的輸水管線,這三大成員是卡倫堡共生最早的三大共生協作成員,之後,其他廠商與市政府陸續加入這體系。

[常見誤區]

未曾親身前往丹麥調研的學者專家與相關單位最常誤解丹麥卡倫堡是個有圍牆的工業園區,誤解與錯寫成工業園或開發區,卡倫堡不過是距離哥本哈根一個半小時車程外的兩萬人小城,因為跨國企業與本地廠商的生產佈局,這些產業共生的(企業廠商)成員們散布在卡倫堡的港口邊與不同區位,雖然遠處有個TISSO湖,由於生產製程缺水引發高階主管之間的社交話題,在緊密的社會信任網絡支持下,自發形成不同產業特性的工廠製程與市政服務機能的產業生態系。

全球也常誤解卡倫堡產業共生模式為只是物質流(material flow)與能源流(energy flow)的環境工程或環境管理成果,卻忽略最重要作為社會資本的信息流(information flow)。社交網絡的信任資本是重點中的重點,也就是說,在產業經濟發展之外,產業共生更注重兼顧環境與社會人文面向的全局式關照與作為。因為非物質面的分析太繁雜費時,各國推動生態化產業發展的戰略多流於偏狹觀點,只見環境工程與污染處理、再利用技術,欠缺全面關照視野!欠缺從工業發展軌跡中找尋最能參考的成功與失敗之全盤經驗。

這也是鍾國輝長年在國際會議提醒,當今全球將焦點放在中國大陸的循環經濟與生態工業園政策計畫,但是,台灣(正負面)發展經驗是最關鍵的戰略與行動方向參考!原因簡單,台灣經驗有太多華人面對綠色與可持續發展課題的產業與社會文化盲點,忽略這小地方警訊,循環經濟將逐漸踏入重要誤區!這方面的物質與非物質面的觀察,不是老外學術研究與論文能看透與掌握的重點。至於企業與相關公私部門單位如何避免這些誤區,找出細膩整合戰略與發展方式?則是另一個議題。

[註解]

註1 :2001年9月,美國康乃爾大學環境中心WEI總監艾德(Edward Cohen-Rosenthal)領導的國家級示範項目,在丹麥卡倫堡(Kalundborg)召開全球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的全球高階生態化產業發展(Eco-Industrial Development; EID)圓桌會議。在這之前,造訪卡倫堡的外國訪客大多以站在全球研究前沿的學者專家為主,尚未針對導覽收費。該次圓桌會議後,卡倫堡當地的廠商、專家、與關注產業共生的地方代表組成卡倫堡產業共生協會(Industrial Symbiosis Institute),開始因應未來遽增的全球政府與專業組織參觀訪問行程。從此,外來遊客不論是官員學者或各種身份,參觀卡倫堡產業共生模式,不僅需要提前預約,而且還有不同收費標準的套裝提供不同的拜會行程,作為維持卡倫堡的城市發展與產業共生麼是運營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