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ews: 1

2019/10/14 聯合報 余采瀅

觀光人潮來了,創造龐大觀光產值,但錢潮真的留在地方嗎?為讓遊客和南投竹山產生連結,民宿「天空的院子」創辦人何培鈞與回鄉創業的工程師黃俊毓推出社區代幣「光幣」,消費者創立數位身分證,系統記錄產品生產履歷,透過每次消費,遊客知道自己花的錢回饋竹山產業,在地店家也能透過消費數據調整販售方式,用科技力量再次翻轉竹山。

南投縣竹山鎮在地產業元泰竹藝社與當地竹農合作,利用竹子製出竹牙刷、竹杯等產品,具在地特色,也發展地方經濟。圖/余采瀅攝

何培鈞10餘年前向銀行貸款1千多萬,修復竹山一處廢棄的百年三合院,改造成民宿「天空的院子」,民宿逐漸打開知名度,也帶動當地其他商家成立。但人潮、錢潮增加了,竹山人口數卻一樣外流;商家賣的都是從外地批發的商品,對改善小鎮的經濟沒有幫助。

為了改善當地經濟,並讓觀光客與竹山產生連結,小鎮智能負責人黃俊毓建議何培鈞運用區塊鏈技術,由經濟部中小企業處及中衛發展中心的輔導,推出「竹山數位鎮民計畫」,除建立數位身分證,並發行社區代幣「光幣」。

「竹山數位鎮民計畫」除建立數位身分證,並發行社區代幣「光幣」。 圖/余采瀅攝影

黃俊毓說,去年9月推出首版系統,以手機APP創立數位身分證,但因現今APP太多,許多人用了即刪,且安裝費時,為增加使用率,改為響應式網頁,經過不斷測試,今年4月推出,只要透過QR code掃描,消費者註冊數位身分證,每次消費都會記錄於身分證上,透過支付足跡,分析遊客整體消費行為。

何培鈞表示,全台各老街、商圈大部分都是批貨賣給遊客,雖是最快的方式,也使每個社區很雷同、沒特色。透過科技導入區塊鏈,遊客建立數位身分證,讓消費者知道花的錢與地方產生什麼連結?進而改變消費者的思想與行為,讓他們覺得自己的消費很有意義,促使台灣各地的地方產業做出更好的產品。

何培鈞說,社區營造整合「人、文、地、景、產」五大指標,依據這五大指標的細節轉化為竹山所要的產品與服務,例如元泰竹藝社與在地竹農合作,利用竹子製出竹牙刷、竹杯等產品,具在地特色,也發展地方經濟,一個產品只要跟「人、文、地、產、景」連動愈深,對社區發展也愈好。

黃俊毓提到,貨幣是資產交易的媒介,但期盼資產不僅是產品,透過光幣發行,讓更多人力資源投入竹山,增加對竹山的貢獻值。光幣發行至今,消費額度已達2萬餘枚,共累積7萬2千餘筆交易,平均每月約有100餘人消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