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ews: 3
2002工業區永續經營機制國際研討會活動報導
1. 前言
「2002工業區永續經營機制國際研討會」,乃是經濟部工業局有鑒於台灣對外面臨於全球環境意識提昇,產業結構面臨轉型壓力,對內面臨生產環境要素快速變化,工業區開發與營運亦面臨新挑戰。由於各國也在同時面臨類似議題,於是,經濟部工業局委託財團法人成大研究發展基金會,研討工業區永續經營的機制議題,廣邀國內外學者針對韓國、新加坡、德國、英國、台灣等地的工業區永續經營經驗與研究,分別發表專論,期望可以擴展國人對工業區永續經營觀念的新視野。
2. 研討會活動資訊
此次研討會在民國九十一年九月二十日假國立成功大學國際會議廳舉行,由郭組長宗雄代郭副局年雄向與會來賓致歡迎詞,研討會於當天下午圓滿落幕。與會來賓除了國外專家學者外,國內產官學研各界均有朋友共約60名出席。本文僅概述與會來賓發表文章概要供參考,至於實際參與工業區經營管理的夥伴、專家學者及其他朋友若想進一步了解此次研討會詳細論文內容者,歡迎自行至國立成功大學國土研究中心的網頁(http://www.nldr.ncku.edu.tw)下載工業區永續經營機制國際研討會的論文全文檔案。
3. 韓國經驗
來自韓國國立忠南大學的Deog-Seong Oh教授,在規劃專業領域任教多年,亦是韓國國土規劃委會之一。他在多年前即意識到生態工業園區觀念作為工業區永續經營的可能,這次以「藉由重構傳統工業區發展計劃設計生態工業園區-以韓國大田市大德科技谷案例為例(Designing Eco-Industrial Park By Restructuring Conventional Industrial Estate Development Plan: A Case Study of Daedeok Technovalley (DTV), Daejeon Metropolitan City, Korea)」為題,介紹實際應用生態工業園區概念於大德科技谷的規劃心得。
整篇論文主要藉由分析韓國大田市大德科技谷(DTV)案例,作為輔助韓國工業園區永續發展參考。首先藉文獻回顧探討「生態工業園區」(Eco-Industrial Park)的定義與發展原則,隨後解釋研究方法和評估架構,再比較所謂「舊的」發展模式―高科技工業園區發展計劃(1997) 和「新的」發展模式―生態工業園區發展計劃(2001)在發展目標、策略和土地使用等方面之主要差異。而其中特別強調的大德科技谷,採用傳統工業區發展實例中較缺乏的文化永續性之多元規劃設計策略,
歐教授選擇大德科技谷(DTV)為案例研究對象,乃因它是韓國第一個應用整套對環境友善發展策略的生態工業園區發展案例。另一個重要因素是該基地有兩個重要發展計劃:高科技科學園區發展計劃(1997)及生態工業園區發展計劃(2002)。因此可用比較分析來推論及思考未來發展EIP之參考。
韓國的研究試圖對重建傳統工業社區發展計畫中有關生態科技園區設計部份進行分析,藉以導引出未來生態科技園區可以應用之課題。結果發現,與高科技社區園區比較,生態科技園區計畫可達成較高水準的永續性穩定成長,特別是在內外建成環境設計和創造文化識別方面,生態科技園區發展計畫明顯可以朝向永續發展目標持續前進。如增加多樣化的生活小區〈biotope〉、生態水岸設計和人工土地植生,居民在區內可享受「大德科技谷」的特別文化、休閑娛樂設施和強烈的社區感。然而,在共生的產業網絡結構和能源與物質流規畫方面有一些限制。
綜而言之,大德科技谷是韓國第一個嘗試藉由生態工業園區概念重構傳統工業區,它在韓國的工業園區發展史上為一重要里程碑,也同樣值得吾人借鏡。
4. 新加坡經驗
由新加坡國立大學建築系的Perry Yang(楊沛儒)與Ong Boon Lay以「應用生態系統概念於新加坡的工業區經營管理(Applying Ecosystem Concepts to the Managing of Industrial Areas in Singapore)」為題,介紹新加坡的工業區對於回應永續經營概念的理論探討與實質經驗。相較於韓國經驗,新加坡在生態工業園區的做法以兩種正浮現的生態規劃途徑―地景生態學(landscape ecology)與產業生態學(industrial ecology),作為工業區的另類規劃取向。本文即試圖整合這兩種途徑作為產業規劃參考。若是原物料、能源及副產品可藉由環境技術及環境管理取代或再利用之,則對於產業生態學與環保科技的研究對於利用創新技術與管理技巧以開發替代原料將是重要的。並以Jurong Island工業區為案例,討論其生態規劃的各種可能性。
5. 德國經驗
國立高雄大學都市發展與建築研究所曾梓峰所長以「追求非成長的再發展─永續取向的德國魯爾工業區再發展(Redevelopment without Growth- The sustainable redevelopment Approach of Ruhr Industrial Area in Germany)為題,闡述以「非成長的再發展」觀念作為再造魯爾區工業區位的行動策略。
在全球工業區轉型經驗中,面積達800平方公里,超過250萬人口的德國魯爾工業區,80年代開始也無法因應全球化所帶來的產業轉型衝擊,工業土地荒廢閒置,失業人口眾多,地方發展陷入生存危機。1989年起,魯爾區當地政府以國際建築展(IBA)為名,展開十年的地區發展結構改造計畫,而邁向永續工業區位再發展,並沒有一定形式和內容,所謂最佳方案,端賴在地社會條件的支持。
曾所長認為工業區衰敗和閒置,是全球化衝擊下產業結構變遷結果,結構變遷涵蓋範疇不只是產業組織、產業技術與產業資本等經濟性課題,在相關社會與政治脈絡上也有其深刻連結。再發展必須建立新邏輯,「非成長的再發展」因此成為重要思考策略。至於永續發展概念在魯爾區改造經驗上不只是生態技術、生態工法、替代能源、水資源保護與再利用,是對未來生活與資源關係的再省思。所謂的「發展」著重下階段新生存能力的積累,關切的已經不是傳統所謂的「成長」。在這種策略下,擷取曾所長的形容,原本受全球化衝擊而面臨衰敗困境之地,有機會成為「人文性知識經濟的研發基地」,以及未來生活的實驗工廠。
綜言之,再發展不一定是追求成長,也不一定需承擔直接經濟發展指標的重任。再發展可在社會體質與能力轉換訴求上,建立行動視野與典範。特別是以永續為題的再發展,必須在與地方政治、經濟與社會相連的脈絡上,務實反省新思維、經驗與成果,如此才有可能展現全盤新典範。
6. 英國經驗
來自國立成功大學都市計畫研究所陳麗紅與李昌諭,以「英國都市再生政策-工業區土地再開發之經驗(Urban Regeneration: Industrial Estate Redevelopment in the UK)」為題,報告英國都市再生經驗。英國在1980年前的都市再開發政策推動組織以政府部門主導,到了1980年以後,為積極解決內城地區都市問題,引進私部門力量,改善都市整體環境,於1981年成立都市開發公司,後來因開發商回饋利益的爭議,政府在1998年關閉所有都市開發公司,取而代之是的是第二階段後期的單一再開發預算(Single Regeneration Budget , SRB)制度,主要由地方政府、私部門與志願部門及其他組織進行策略聯盟合作,利用競標方式,依競標準則研擬再開發計畫,經中央政府評選,並由區域政府辦公室監督。其中最重要的是,藉由「企業園區
(Enterprise zone)」的設立,作為吸引外資、增加就業機會、社區發展等社會、經濟層面的都市再發展策略。本文即以1979年為分界點,分二大階段探討英國都市再開發政策的發展演變過程,進而討論英國都市再開發政策與機制。再以推動組織的演變,指出企業園區作為產業再結構策略的經驗,並以Salford/Trafford與Clydebank兩地的企業園區案例作為英國在都市再開發政策的應用實證。相對照我國致力於引進民間參與都市建設,政府機關組織全面改造之際,英國政府的民主開放與彈性作為,實值得國人參考。
7. 台灣經驗
關於台灣地區對於工業區永續經營的相關研究,本次研討會共有三篇分別由機制、考核與創新育成中心研究等不同角度的文章發表。其重點分別簡單介紹如下:
創造與經營產業環境的觀點隨時代轉變不斷地調整,產業與環境的關係歷經開發觀、管制觀,到共生觀,工業區不斷被賦予新的時代角色意涵。當永續經營成為本世紀共認的主流觀點,也可說是未來工業區發展的重要利基所在之際,如何規劃、開發至長期營運以實現永續發展理想,便需要設計一套相應機制。
孔憲法、鍾國輝與游振偉以以經濟部工業局委託成大研究發展基金會執行的「工業區永續機制之建立」專案的核心內容―建置評估指標系統及相關資料庫作為討論主軸,在本研討會以「台灣地區工業區永續經營指標系統(Sustainable Management Indicators of Industrial Parks in Taiwan)」為題發表心得,全文藉著反思實際操作過程中指標與資料庫的功能回應上述理想。文中由回顧工業區經營管理相關文獻,研析永續發展相關理念及其指標系統,查核相關資料收集建置狀況後,繼而從工業區永續經營機制之理念、工業區經營課題及現有資料查核狀況等角度說明相關發現,並分就說明工業區永續經由評估指標系統之建置及調查計畫。
白仁德與岳裕智以「工業區管理機構之專案考核制度之建立 (Assessment Institutionalization of Industrial Park Management in Taiwan)」為題,係針對經濟部工業局所轄之工業區管理機構之專案考核制度之設計內容與精神,加以討論。由於政府開發之編定工業區在近年來受全球產業競爭影響,加上國家財政緊絀,部分工業區服務中心的經營成為沉重負擔。為檢討改善工業區服務中心經營管理能力與品質,必須建立制度化的考核制度,以落實服務廠商之政策美意與因應經濟環境之變動需求。
本文由組織管理理論檢討國內過去工業區管理機構考核制度,並建立以團體績效為考核基礎之制度,作為工業局於年度考核獎懲之參考依據。文中建議基於組織管理分層負責,未來可以區處與部分特定工業區服務中心(區處建議)為主要管考對象,減少重複考核之困擾;並建議修正考核項目中,關於組織整體績效表現及地區特別管理方式,似可獨立作為評比項目。最後考量考核目的不在懲罰,當以改善組織效率為目標,故應結合組織再造課題。
陳忠仁與孔憲法以「創新育成中心群聚運作機制之研究(A Multiple Criteria Evaluation of Clustering Mechanism of Incubators)」為題,討論我國創新育成中心發展狀況,並進而評估應建立何種群聚育成中心之機制,使群聚育成中心未來扮演好整合協調育成中心的角色與功能,成為特定科技領域以及創新公司的新平台,使得中小企業未來能透過育成中心順利進行轉型以及創業。
由於1997年金融風暴發生至今,台灣經濟實力一直為國際間所肯定,台灣中小企業精神一直是創造經濟奇蹟主要因素。但1997至1999近三年來,我國中小企業創業驅動力逐漸減低,創新育成中心輔助潛力未完全發揮。全文重點在於如何將育成中心群聚運作以產生最大綜效。研究範圍包括群聚育成中心機制可能選擇之法人類型、委員會類型、政府機關類型、育成中心類型等四種群聚育成中心機制之選擇,以層級程序分析法匯集學者專家之意見,以作為政府相關單位規劃選擇群聚育成中心機制之決策參考。主要結論為:首先在評估指標方面,整體而言專家學者重視的前三名評估指標包括整合協調、資源分配與產業政策。另外,在群聚育成中心機制之選擇順序方面,就專家學者對聚育成中心機制選擇順序之前兩名類型而言,學者專家建議群聚育成中心機制應優先選擇委員會類型與育成中心類型。
8. 研討會花絮
邀稿時強調會議的主題為「工業區永續經營機制」,但巧合的是包括韓國與新加坡的案例都以「生態工業園區(Eco-Industrial Park, EIP)」作為論文的關鍵主題,根據瞭解,世界各國目前對於工業區的經營,的確都有不知如何處裡的共同困難,但是生態工業園區概念的提出,著實為這些困擾題供一個極具前瞻的思考與行動取向。
延伸閱讀
1. 經濟部工業局(2002),2002工業區永續經營機制國際研討會論文集,台南:成大國土研究中心,2002/9/20
2. Lowe, Warren & Moran (1997). Discovering Industrial Ecology an executive briefing and sourcebook. U.S: Battelle Press. 這書是Indigo Development公司累積生態工業園區專案執行與研究經驗編寫的產業生態學執行與資源簡明手冊。可作為認識生態工業園區脈絡與內涵的入門參考。
(原文刊登於”永續產業發展雙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