遍地都有科學園區,早為各方考量籠絡政治利益,掩蓋區域經濟規劃的現實。
媒體是亂源,也會釋出寶貴資訊。來自號稱民主聖地宜蘭,環保界前輩的李界木在陳水扁執政時入主國科會轄下的科學園區管理局長要職,雖然民間早流傳國科會歷年旋轉門圖利傳言,這環保前輩在龍潭購地弊案的表現,果然讓社會見識到以公共利益之名私飽中囊,真實版的政商勾結戲碼。
台灣各類產業園區公婆多,國科會握有金雞母科學園區,工業局有風光與拖累數十年的中央編訂工業區,而國科會扛著偉大科學研究光環,顯然沒能正視經濟部工業局的工業區開發作業基金前車之鑑。管它甚麼部會與資源整合,管他甚麼合理規劃,新科學園區(基地)要設在哪? 不再是蔣經國時代的決策方式,不再是幸運搭上全球產業分工的,中國尚未崛起的年代,21世紀的台灣,國科會已不再專責國家科學,官員也不再都是國家大員。真希望我誤會了國科會,國科會或有難言之隱。舉高債,遍地廣設科學園區的後果,還真不是意外新聞。
—————————————————————————
【經濟日報╱記者 李立達】2008.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