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ews: 5

中國出現經濟發展走重化工業之路聲浪
中央社
2004-2-26 14:06
(中央社台北二十六日電)中國大陸國家統計局總經濟師姚景源指出,在三十九個主要工業項目中,中國的製造、冶金、機械、器材、化工等重工業的比重達到百分之五十以上,顯示中國工業發展已進入重化工業時期。

香港商報指出,重化工業化是中國經濟新一輪成長最顯著的特徵,數字可以平息中國要不要發展重化工業的爭論,以往曾經存在反對重化工業化的聲音,主張依靠知識經濟取得跨越式前進,但是現在官方、學界和企業界顯然已經取得了共識:「重化工業化是中國經濟不可逾越的階段」。

報導認為,製造業是重化工業的主導產業,英國、美國、德國、日本,崛起的原因無一不是依靠製造業,而後來者如亞洲四小龍和東南亞國協各國,也同樣是靠製造業的強勁擴張,提升自己的國際地位。

與此相對,一些經濟大國之所以未能再創造新的輝煌,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製造業的競爭力不再像其強盛時期那麼強大,「大國的興衰印證的是製造業的興衰,沒有強大的製造業,就不可能有經濟大國和強國」。

報導指出,已有更多學者認識托夫勒「夕陽產業說」有偏頗之處,顯然在倡導知識經濟的同時,不能簡單地把製造業等重化工業當作夕陽產業來看。不過,今天的製造業一定是建立在新技術平台上的新型製造業。

報導就此表示,「把振興製造業作為一個重要的發展戰略,是明智的決策,因為發展以製造業為主導的重化工業是實現經濟強國夢必由之路。」

據指出,中國大陸自改革開放以來,經歷了兩輪以部分行業為產業群帶動的經濟高增長期,第一輪增長期是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初中期,以輕工、紡織為主導產業群的高增長期。第二輪是九十年代初中期,以新一代家電產業和基礎產業如鋼鐵、電力、港口等行業為主導產業群的高增長期。一九九0年以來,第二產業佔GDP的比重持續攀升,二000年首次超過百分之五十。二00三年中國工業利潤向重化工業和電子行業集中的趨勢日益明顯,石油和天然氣開採業利潤居工業行業之首;以汽車為代表的交通運輸設備製造業利潤總額首次位居行業第二位。報導說,由於中國大陸經濟發展進入了重化工業化階段,這就需要多個有國際競爭力的區域,為此,在珠江三角洲、長江三角洲之後,振興東北,使之成為裝備製造業和重要原材料工業基地,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重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