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ews: 3

首座深層海水園區 業者開發意願濃

【記者許昌平報導】

政府準備大力發展深層海水產業,首座「深層海水」園區可能坐落在台東或花蓮,包括食品業的味全、黑松、味丹、悅氏;美容業的克緹、伊莉特、生技業的台鹽、台肥及幸福水泥及多家九孔、鮑魚養殖業者,對參與開發都顯得興趣勃勃。

日本高知縣及美國夏威夷是全世界最知名的兩個深層海水基地,美國早在1984年就將深層海水產業化,主要是朝向養殖、生物科技及健康食品方面發展;日本則在1995年才有民間業者加入,在商品開發方面則青出於藍,積極投入生活化產品開發,例如用深層海水為原料,開發出各種飲料、食材,如酒類、醬油、味噌、豆腐、漬物、乾貨,或是各式化妝品及清潔用品等。台灣統一企業便是自日本高知縣進口深層海水,製成瓶裝水,在國內銷路不錯。

由於台灣具有良好的地理環境,很適合發展深層海水產業,而發展深層海水產業最重要的是建立一個產業園區,鋪設海底汲水管線抽取原料水,再提供給園區內中下水廠商進行二次加工,製成各種商品,或提供給養殖業者使用。

新任經濟部長何美玥及經建會副主任委員張景森對於推動這個新興產業表現出積極的態度,已經要求幕僚評估合適的地點,根據工業技術研究院的評估,花蓮及台東因為地理環境優良,海洋落差大,海底管線不必拉太長,成為園區可能坐落地點,總投資額初估要五億元左右。

經濟部幕僚表示,台灣在海底管線鋪設、深水井挖掘等技術方面都沒有問題,目前已經有多家公民企業表現出很大興趣,有的企業甚至準備出錢出地,共同進行開發,今日經濟部將就各部門的分工進行協調,相信今年將成為台灣深層海水產業元年。

【2004/06/30 民生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