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ews: 7
【丹麥專家訪談】卡倫堡產業共生看法
丹麥卡倫堡(Kalundborg)人口少,城內企業家們有許多非正式場合碰面機會,在互信基礎上溝通。雖然早期觀察整個產業共生體系,政府部門僅負責城市水、電與熱輸送等基盤設施,並未介入企業間的合作共生協調事務,但1998年後,丹麥政府提供基金,成立丹麥企業責任研究中心(The Copenhagen Center for Corporate Responsibility),在卡倫堡一向以非正式的社會網絡支持其產業共生技術、資源等訊息交換網的基礎上,進一步推廣丹麥經濟學者提出之「多重利益相關者(Multi-Stakeholders)」模式經驗。
或許有部分學者批評全球過度談論卡倫堡案例已失去新意,認為卡倫堡只是特例,某程度甚至只是類似石化專區而已。但是,這種批評觀點背後卻也常常只是複製產業共生的「物質流(material flow)」與「能量流(energy flow)」模式,這些都有忽略不同國家地區的時代歷史背景因素之危險。鍾國輝先生稱之為忽略「非正式的資訊網絡」與「非物質取徑(non-material approach)」之潛在力量的危機,並要利用今年這兩個國際會議與國際社會溝通台灣經驗的啟示。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顧問鍾國輝在2005年6月10日下午先前往哥本哈根商學院(Copenhagen Business School;CBS)作業管理系,訪問了Peter Neergard教授對於卡倫堡知名的產業共生看法。
剛走進CBS的感想只有一句話:的確是可以讓企業信服的現代作業環境。整棟CBS分為ABC三大棟,入口有著像是博物館等單位才有的資訊中心。餐廳、休息室、展示空間等機能的分配,明顯是受到現代管理對於空間多功能使用的彈性化。
其實這次專家訪談本來先設定訪問哥本哈根研究中心有關企業社會責任(CSR)的問題,後來繼續討論到卡倫堡案例,該研究中心建議可以請教Neergard教授,促成了這次訪問。訪談中,鍾國輝歸納出台灣可以分享給丹麥的暫時性看法:
第一,是有關高科技產業園區的發展與轉向,尤其是在從矽谷、德州、墨西哥邊境、日本、南韓,乃至台灣,以及最近的中國這一連串產業移轉過程中,產業環境歷史面向顯示出來的經驗研究看法。當然,這部份的主要目的是找出由環境史的啟示中,發堀出當今全球對於中國的經濟投資、研究合作等熱潮背後,對於理解台灣角色的作用在中國熱的重要關係,不只是經濟面向,環境與地區發展的經驗,更是一味接受西方社會模式之際,更應該注意的焦點。
第二,直接與丹麥經驗有關,尤其是卡倫堡產業共生概念下,希望可以透過制度與資訊、知識流動狀態的理論分析與經驗研究,以「非物質取徑」的觀點,駁斥大量以物質流分析(MFA)或能量流分析(EFA)作為單一解釋產業共生的狹隘觀點。這樣的企圖,並非反對MFA或是EFA的重要性,而是全球忽視社會文化觀點的情況,失去一個平衡的整合對話機制。當然,資訊流或是知識流的分析,甚至由社會與文化觀點切入,在一個新興學科的初期參與社群原本即較少這方面領域的背景條件下,對於任何一種試圖邁向「強科學」的科學社群來說,原本即較容易被科學社群行動者的制度慣習所「鎖定」。
第三,涉及規劃理論與上述兩者共同對話時,規劃理論與產業生態學衍生的議題之間,在全球化的環境規劃理念下,是否與永續發展與規劃之間的衝突一樣,必須面對難解的三大基底線的限制,或是在衝突矛盾之中,產業生態學的確提出了一些可以作為理論與實踐的洞見?這是仍在持續對話的第三部分。
至於Neergard教授,最近主要由全球供應鏈角度,看企業與社會責任的關係。但是他對卡倫堡可以這麼為世界所重視,歸納重點只有一個:整個丹麥對於社會責任的文化基礎,這樣的知識分享,倒是可以提供我們很多學習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