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ews: 2
http://www.aweb.com.cn2015年03月09日 10:08 農博網
民樂生態工業園區建設走筆
武開義
一個傳統農業大縣,緣何躋身全市工業強縣?民樂縣的答案是通過產業轉型升級,將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強力打造生態工業園區。
從市區出發,汽車沿國道227線南行,一過石崗墩就駛入了民樂生態工業園區。偌大的園區,最顯眼的是四通八達的園區大道,一棟棟嶄新的廠房矗立兩旁,平整後的工業用地空闊無邊。
隨行的縣工信局負責同志介紹,去年,該園區緊緊圍繞市、縣兩級“兩個園區,千億產值”發展戰略,按照全縣工業經濟轉型跨越發展要求,以打造高標準生態工業園區為目標,拓寬發展思路,加大資金投入,強化基礎設施,積極招商引資,推動項目建設,轉變發展方式,創新體制機制,提升服務能力,有力促進了園區建設發展。目前,園區已入駐各類企業66戶,從業人員7000多人,完成工業生產總值41億元、工業增加值12.5億元。
醒目的數字,增長的軌跡。令人鼓舞,催人奮進。
數字背後,凝聚著民樂人的汗水和心血:僅去年,園區就開工新建道路22公里、中小企業創業孵化園標準化廠房12棟5.18萬平方米、公租房1幢1.28萬平方米、中藥材中小微企業創新創業孵化園1個,建設給水廠、汙水處理廠、330KV開關站、加油站、天然氣供應站各1座,沿核心區道路鋪設電力、通訊管線25公里。
大規模建設,需要大批資金投入。該縣牢牢把握國家新一輪西部大開發、全國主體功能區規劃、中西部地區承接產業轉移、甘肅省循環經濟總體規劃等利好政策疊加實施機遇,大力爭取園區建設發展專項資金和項目資金。目前,已到位規劃編制資金80萬元、道路建設資金200萬元、財政貼息資金29萬元、循環經濟發展專項資金500萬元。
栽下梧桐樹,引得鳳凰來。去年,園區引進宏順100萬平方米節能建築墻體材料生產、恒大3萬噸角鋼圓管生產、萬達2萬噸農膜生產、廣匯12萬方木材加工、星碩10萬噸有機肥生產和神州紅、興隆、森源、天脈神農中藥材種植加工等項目落戶並開工建設,總投資達10.5億元。
“今年,我們將充分發揮平臺建設漸趨完善的優勢,以做大做強五大主導產業、推進產業系統升級為主線,以招商引資為重點,以項目建設為抓手,以環境建設為保證,開拓創新謀發展,凝心聚力抓落實,凸顯重點求突破,推進園區建設上臺階。”園區副主任李永基說。
民樂生態工業園區,正在挑起民樂縣域經濟發展的大梁。
●記者手記
激越的工業志氣
不患窮,只患無誌。耕地超百萬畝,只有濱河集團、銀河集團等寥寥幾個農產品加工企業的民樂,是典型的傳統農業大縣,現代工業對於這個縣來說,實實在在算得上底子薄、基礎差、起點低。
是坐而守貧,還是奮起直追,民樂堅定地選擇了後者。近年來,該縣通過調整產業結構,加大生態工業園區建設投入,加快轉變發展方式,引進各類企業66戶,完成工業生產總值41億元、工業增加值12.5億元,實現了生態、經濟效益統籌發展。
企業是經濟的“細胞”,企業興則經濟興。企業又是稅收增長的重要來源,是財政增收的重要途徑,在縣域經濟發展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在經濟面臨下行壓力、國際國內發展環境不斷變化、縣域經濟同質化競爭普遍的多重形勢下,保持縣域經濟快速發展實為不易。從壯大經濟總量、促進財政增收、解決民生問題的角度看,城鎮化、農業產業化固然重要,但工業化是最為有效、最為現實的途徑。
僅憑這一點,就值得為民樂生態工業園區點贊!
(文章來源:張掖日報)
[參考資料]